2024年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达95.32万辆,同比增长90.5%,远高于国内平均增速。
2.长安汽车仍是重庆汽车产业的底盘,但赛力斯成为驱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地增长的核心。
3.赛力斯2024年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42.69万辆,同比增长182.84%,其中问界M7销量突破19万辆。
4.重庆地方政府全力支持赛力斯发展,通过收购“超级工厂”和提供产业生态支持。
5.由于赛力斯的崛起,重庆汽车产业成功转型,2025年力争年汽车产量达到260万辆,新能源汽车130万辆。
2024年,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95.32万辆,比2023年增长90.5%,比国内平均增速高出近60个百分点。
同时,“重庆造”20万元以上的主流新能源车型占比已达到48.3%,一年时间里,就提升了21.6个百分点。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73.3万辆,同比增长52.4%。正常的情况下,产量与销量不会相差太大。
据此推测,长安汽车是重庆汽车产业的底盘,却并非驱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地增长的核心。
2024年赛力斯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42.69万辆,同比增长182.84%。
其中,问界新M7在2024年累计交付量突破19万辆,连续12个月蝉联中国新势力车型销量第一。
问界M9上市12个月累计大定超20万辆,2024年销量突破15.1万辆,连续蝉联中国市场50万元级及以上豪华车型销冠,销量近乎是第二名宝马X5的两倍。
营收,赛力斯预计为1442亿—1467亿元,长安汽车预计为1600亿元。
赛力斯的前身是小康股份,早年与东风汽车合伙成立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生产东风小康微车。
2016年前后,赛力斯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业务,投入巨资却不见起色,濒临破产边缘。
2021年3月,小康股份与华为举行了合作备忘录签订仪式,成为公司发展史上的转折点。
去年11月27日,赛力斯发布了重要的公告,宣布斥资81.64亿元,全面收购重庆两江新区龙盛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00%的股权,实现对重庆“超级工厂”的完全掌控。
赛力斯要收购的“超级工厂”,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占地面积达2700多亩。
该工厂于2024年2月5日建成投用,规划产能70万,主要生产问界M9车型。
赛力斯不仅免去了建设工厂的麻烦,还在经营前期节省了大量的资金,大幅度的降低了经营风险。
除了“超级工厂”,重庆地方国资平台-渝富控股集团几乎陪伴了赛力斯一路成长。
早在2016年,赛力斯开始建设第一工厂(赛力斯两江智慧工厂),渝富控股集团就投资了6.4亿元。
随后,赛力斯开工建设了第二工厂、第三工厂,渝富控股集团又分别投资了3亿元、33亿元。
加上定向增发等其他方式,渝富控股集团累计向赛力斯投资45.5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投资140亿元。
这些真金白银,不仅解了赛力斯“燃眉之渴”,还带来强大的背书与信心,为赛力斯快速地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这是全球首台、全球最大的两板式压铸机,可一体化压铸汽车大型结构件,将传统工艺的零部件数量从数百个减少至一两个,生产效率提高了300%。
超级压铸机的使用,让赛力斯的产品在轻量化、安全性和生产效率等方面具有非常明显优势,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与广东、上海、江苏等区域相比,在行业大变局面前,重庆汽车厂商转型速度慢,逐渐掉出了第一梯队。
2018年,重庆印发了《关于加快汽车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
以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为主线,以推动汽车和先进制造、信息通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层次地融合为主要途径,以创新为抓手,固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创品牌、增效益,推动我市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由快速地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经历三年转型阵痛后,重庆汽车产业从2020年开始企稳回升,2023年已恢复至231.8万辆,2024年继续保持快速地增长态势。
昨天,重庆召开“新春第一会”,明白准确地提出,持续做大做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中的第一个“3”,即聚力打造3大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
目前,重庆已形成包括19家整车企业、1200家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的产业体系,实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三大系统、12个总成、56种部件全覆盖。
周一至周日 7: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