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江苏盐城市建湖县举行重大产业项目推进暨色耐特铝合金轮毂项目开工活动。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注册资本2000万美元,利用开发区现有厂房及附属设施2.6万平方米,设备投入约6亿元,引入1000台(套)自主研发及国际先进设备,可开发、设计、生产40个系列近千款高品质轻量化铝合金轮毂。据了解,色耐特铝合金轮毂项目由色耐特公司(CENAT)投资建设,该公司于2021年2月成立,有着先进的铝合金轮毂制造技术,包括低压铸造、旋压成型、热处理等核心工艺,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次项目将引进智能化生产线和绿色制造技术,打造现代化、环保型生产基地。项目达效后可新增年销售额10亿元,税收超3000万元。该项目预计8月份竣工投产,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达效”。色耐特铝合金轮毂项目的开工,是建湖县深入开展“重点项目攻坚年”活动的重要举措,将为当地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增添新的活力,推动建湖县在高端制造业领域迈出重要一步,也为盐城市制造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5年3月18日,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25)新闻发布会在京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各大电视台、电台、报纸、知名门户网站及新媒体平台、专业杂志等新闻媒体单位的80余名记者参加了发布会。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会长)毛予锋,执行副理事长(副会长)王黎明、王旭,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赵鸥等主承办方领导及部分合作伙伴代表出席会议,发布会由王旭主持,王黎明副会长作新闻发布。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25)由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主办,并与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将于2025年4月21至26日在北京举办,展会将首次使用刚刚落成的首都国际会展中心(新国展二期)和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新国展一期)两个展馆,总展出面积达31万平方米,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即将迎来其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届盛会。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创办于1989年,由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主办,每逢单年在北京举办,已成功举办了18届。经过36年的发展历史,CIMT已打造成为近十年来全球规模最大的机床工具专业盛会,是被国际业界公认的与欧洲EMO、美国IMTS、日本JIMTOF齐名的四大国际机床名展之一。CIMT为中国工业经济发展、装备制造业创新升级做出了贡献,为全球机床工具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CIMT2025展会以“融合创新数智未来”为主题,旨在促进信息化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层次地融合,探索未来数字化和智能化制造之路。CIMT2025顺应时代发展,整装扩容,为全球机床工具制造商提供绝佳的展示平台,融合创新技术的“高精、高效、数字、智能、绿色”的机床工具精品将在这个大舞台上同台竞技,全球机床工具业界的最新成果将在这里集中展示,全球机床工具业界的未来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将在这里充分交融。大幅扩容后的CIMT2025将是一届更高水准、更专业化、更国际化的行业盛会。来自全球业界的参展企业将通过其最新的技术和产品,生动诠释展会主题“融合创新数智未来”的丰富内涵。CIMT2025将使用首都国际会展中心A1-A4馆、B1-B5馆,以及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E1-E4馆、W1-W4馆,共计全部17个室内展馆。共有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2400多家机床工具企业参展,德国、美国、英国、瑞士、意大利、韩国、西班牙、日本、捷克、印度、法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机床协会和贸促机构组团参展。全世界内的知名机床工具企业将携其最新技术和产品悉数到场。为最大限度地确保展商和观众的良好参展、观展体验,集中展示行业热点产品和技术,展会主办方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将继续沿用国家展团与展品分类相结合、境内外展区交叉分布的布展方式。宏大的规模,广阔的空间,合理的布局,高效的组织,力争为全球业界呈现一场高水平的机床工具盛宴。本届盛会预计将吸引20万左右专业观众前来参观融洽地谈,展会规模、参展商数量、观众人数均将创历届之最。本届展会的展品中囊括了机床主机、数控系统、功能部件、量具量仪、机床电器以及刃具、附件等产业链基本的产品范畴。其中主机产品门类齐全,包括金属切削类、金属成形类、特种加工类等。CIMT2025紧跟时代步伐,人工智能(AI)、机器人、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与传统机床深层次地融合的最新成果,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新一代机床产品,都将得到充分展示。通过梳理已知展品,可以概括出五个方面的展品看点:工艺集成催生新结构、数字创新提升竞争力、少人无人制造新时代、精准定制开辟新市场、绿色发展树立新标杆。业界人士可以到展会现场亲身体验。为充分满足多种类型和不一样的层次参会人员的需求,展会主办方将围绕展会主题,组织丰富多彩的专题活动,最大限度地提升展商的参展效果和观众的观展体验。主要活动包括:2025机床制造业CEO论坛、激光与增材制造分会成立大会与“光智造”论坛、数控装备工业互联通讯协议(NC-Link)应用成果展示、机床相互连通技术论坛暨NC-Link与umati技术交流活动、重点领域国产数控机床应用座谈会、机床工具行业“自主创新十佳”和“产品质量十佳”调研成果发布活动、产业链协同发展交流活动、“院校之窗”专题展区展示,以及百余场技术交流讲座。各国家和地区的展团、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各分会、各有名的公司集团、各展会合作方也将举办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发布会上,CIMT2025展会主承办方领导就展会筹备情况及行业发展热点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2025年3月14日,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以下简称“机床工具协会”)用户联络网年会在京成功召开,来自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兵器、电子、通用机械、工程机械、模具、重型机械、内燃机、农机、塑料机械、制冷空调、纺织机械、液气密、轴承、设备维改等用户企业和部分行业协会,协会常设机构各部门负责人等80余人参会。机床工具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会长)毛予锋,协会执行副理事长(副会长)王黎明、郭长城,协会副秘书长穆东辉出席会议。会议由郭长城副会长主持。王黎明在致欢迎词中,感谢来自用户行业企业和兄弟协会代表们多年来对协会用户联络网工作的全力支持,感谢机床工具行业同仁参会并作技术分享。接着向来宾们简要介绍了即将于4月21日开幕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25)筹备情况。从1989年创办至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走过了36年的历程,今年规模可谓空前,展览面积从上届的14万平方米扩大到31万平方米,使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新国展一期)和首都国际会展中心(新国展二期)全部17个展馆。将有30个国家和地区的2400家展商展出2000多台套主机和大型量仪,国内外机床工具领域有名的公司悉数参展。CIMT2025成为近十年来全球顶级规模的机床工具专业展会,诚挚欢迎广大新老用户代表届时前往参观、交流、选购。郭长城副会长粗略地介绍了机床协会用户联络网年会的历史传承。年会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持续至今,几乎每年都召开会议,旨在维护好与重点领域用户之间良好互动的技术、贸易交流平台,把机床行业发展的重要信息及时通报给重点用户领域,将本年度机床展会及展品情况分享给大家。本次会议安排了3个技术报告和3家机床企业的技术交流。协会市场部主任李雷向大家汇报了2024年协会代表前往美国、日本、意大利考察的3个国际机床展相关情况,分享世界各国在制造业转型中采取的措施和技术路线。协会市场部符祚钢对CIMT2025展品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归纳,概括出五个主要看点,分别是:工艺集成催生新结构、数字创新提升竞争力、少人无人制造新时代、精准定制开辟新市场、绿色发展树立新标杆。广大新老用户可以亲临展会现场,感受当今机床及制造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未来趋势。协会市场部沈华红围绕CIMT2025展会部分典型展品做了介绍,涉及展会整体概况、部分展品大类的综述和部分典型展品简介等几个维度,使大家较直观地感受到,今天的机床产品,不仅通过改善机械结构提升速度、精度和适用性,而且通过AI和软件赋能让操作更简单、加工更智能。在企业交流环节,北一大隈(北京)机床有限公司龟山智寿副总经理,介绍了日本大隈的基本情况,分享了大隈智能工厂的构建,以及他们在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方面的相关举措,给大家带来了有益的实践经验。西安中科微精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訾进锋副总经理,介绍了超快脉冲激光精密制造技术及其应用情况,显示该技术有很广泛的材料适用性,可以很好地实现高速、高质量的产品加工,其中的高精产品能够很好的满足半导体等多个领域的加工需求。上海星合机电有限公司蒋能总经理,讲述通过收购阿帕斯机床,将齿轮加工复合在五轴加工中心的设计理念及技术特点,分享了相关应用场景。会议最后,毛予锋会长做总结发言,感谢重点行业用户和协会代表多年来对机床行业的关心、关注和支持,分享了近期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及行业发展现状,并表示,CIMT2025展会达到全球规模最大与中国制造大国地位、历史发展及目前所处的国际环境紧密关联。机床工具产业的发展受到全球关注,2024年,中国机床的市场需求和生产在全球占比均达到32%,但在制造业高水平发展的进程中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新的形势,中国机床需要有更大的突破,中国机床企业一直在努力,欢迎广大新老用户重视中国机床的最新发展和变化,共同为中国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贡献力量。
2025年3月11日至13日,由中国铸造协会铸铁委、机床铸件分会联合主办,河南省金太阳精密铸业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高端金属切削机床灰铸铁件》《质量分级领跑者评价要求机床床身铸件》《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数字控制机床主轴箱》三项团体标准技术研讨会在河南新乡顺利召开。中国铸造协会副秘书长乔世杰、铸铁委秘书长李克锐等协会领导,和来自机械总院集团郑州机械研究所、太标精工、潥水中山、久弘重工、阜新力达、沈阳银丰、锦福智能、共赢装备、烟台冰轮、常州开源、济南二机床、秦川机床等14家单位的26位技术专家参会。会议由中国铸造协会标准委常务副秘书长王凤主持。开幕式上,中铸协副秘书长乔世杰、铸铁委主任李克锐分别就标准制定的意义发表讲话。承办方代表、金太阳铸业总经理宋新安在致辞中指出: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金太阳始终聚焦高端机床铸件研发生产。我们愿与行业同仁共同突破技术边界,以品质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为高端装备制造发展贡献铸造力量。其开放协作、价值共创的发展理念引发参加会议的专家共鸣。在为期三天的技术研讨中,参加会议的专家围绕三项标准的适合使用的范围、技术指标、评价体系等核心内容展开深入讨论,形成多项建设性修改意见,为后续公开征求意见奠定了坚实基础。会后,参会代表实地参观了金太阳铸业生产车间,对其在高端铸件领域的技术实力给予高度评价。据悉,河南省金太阳精密铸业股份有限公司建有省级高性能低应力机床铸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品远销德、日、美、韩等国际市场,服务十余家全球顶尖机床制造商。公司表示将以本次标准研讨为契机,持续深化共性技术攻关,精准解决行业痛点,助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床铸件标准体系,不断为机床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25)将于2025年4月21-26日在首都国际会展中心(新国展二期)和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新国展一期)举行,展出面积31万平方米。来自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2400多家展商齐聚一堂,共襄盛会。届时,境内外著名机床工具制造商悉数到场,德、美、英、瑞士、意大利、西班牙、法国、捷克、日本、韩国、印度、中国台湾地区和中国香港地区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机床协会或贸促会等机构组团参展。本届CIMT展会是目前全球顶级规模的机床工具专业展览会,必将成为全世界制造业关注的焦点。CIMT2025展会以“融合创新数智未来”为主题,旨在促进信息化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层次地融合,探索未来数字化和智能化制造之路。展会主题紧扣制造技术发展趋势和时代特点,将在业内外引起巨大的关注和共鸣。CIMT2025境内外代表性机床企业如斯达拉格集团、联合磨削、巨浪、埃马克、西门子、+GF+、马扎克、大隈、DMGMORI、牧野、发那科、中国通用技术、济二、秦川机床、华中数控等,在展示技术发展的大方向方面,强调集成与复合、数字化技术、柔性自动化、绿色技术等。在目标产业应用方面,特别针对汽车、航空航天、半导体、模具等领域,提供解决方案,以实现用户工件加工的效率和精度要求。一、工艺集成催生新结构工艺集成就是将车、铣、磨、齿轮加工、测量、自动化等功能中的两项或多项功能集成在一台机床上,这样原本需要在多台机床上依次加工的工件,现在可以在一台复合加工机床上完成,以达到更高的精度,提高生率。这种整合能减少所需的操作人员数量,弥补操作人员的不足,并减少每次加工后的中间在制品,节省占用的车间空间和成本,有助于在公司内创造一个有价值的工作环境,操作人员有更多的时间用于高的附加价值的工作,提升员工的工作价值。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汽车制造、半导体等领域各种形状复杂高精度零件的加工需求,促进了复合加工机床的快速发展。形式多样的复合加工机床不断显现,以满足多种的应用场景。如铣车复合、车铣复合、车磨复合、铣磨复合、增减材复合、车削和制齿复合、切削加工与超声加工复合等等,其他的还有将测量流程、自动上下料装置整合到加工设施,实现在线测量和单机自动化。铣车复合加工机床一次装夹能完成车、铣、镗、深孔钻、磨削、齿轮加工、在线测量等几乎所有的冷加工工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从毛坯到成品的全序加工,是解决飞机起落架、叶轮、叶片、涡盘、船用螺旋桨、重型发电机/汽轮机转子、齿轮轴、大型柴油机曲轴、真空器螺杆等形状复杂零件最高效的加工手段。WFL公司作为铣车复合加工机床细分行业的开拓者和技术引领者,专注于铣车技术的研究,其五轴铣车复合加工机床一次装夹可完成所有的冷加工工序,最近又集成了在机测量以及激光熔覆(增材制造)、激光焊接和激光淬火等热加工工序,进一步丰富了其铣车复合加工机床的功能。本次展出的M30小型多功能车、钻、铣复合加工机床,可加工回转直径520mm的复杂轴类及盘类零件,最大加工长度2000mm,可实现4轴车削、5轴铣削,完成工件6面完整加工,还可根据自身的需求实现切齿或深孔钻加工。科德的KTX1250TC五轴联动卧式铣车复合加工中心,最大车削直径630mm,对置双车削主轴,标配36把圆盘式刀库,采用直驱技术,精度高,适用于复杂轴类零件的6面完整加工。秦川机床集团宝鸡机床展出的BHR500V卧式铣车复合加工中心,采用卧式对列双主轴布局,上刀塔为回转B轴,下刀塔(选配)为卧式刀塔型结构,最大加工工件500mm×1000mm,适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汽车、模具等行业复杂轴类零件的精密加工。INDEX铣车复合加工中心G220,可配置3个刀塔,多达169个刀位的刀库,多达16个运动轴,为复杂零件的完整加工提供最大的柔性。该机具有宽敞的加工区域,三把刀可以同时加工,无碰撞风险,适用于机械工程、汽车、航空航天领域小型或中型复杂轴类工件的高效加工。魏因加特纳mpmc系列万能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一次装夹能轻松实现车削、铣削、旋风铣加工,最大车削直径和铣削直径从700mm到2800mm,最大加工长度可达20m,工件最大重量可达30t,典型加工件包括发电机轴、塑机机筒、塑机螺杆、起落架、燃气和蒸汽涡轮轴、大型压缩机轴、印刷胶辊、轧钢辊等,为能源、石油和天然气、塑料和重型工程等各个行业提供解决方案。车铣复合加工机床在加工中心基础上,增加了车削功能,主要是针对大直径盘类形状复杂零件的加工,典型零件包括机匣、轮辋、轴毂等。斯达拉格公司的Bumotec191neo七轴五联动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是由其旗舰机型S191加工中心演变而来,将小型精密复杂的高价值零件的一次性完整加工提升到新的高度。与S191加工中心相比,该机换刀时间减少15%,速度提高12%,主轴功率提高到22kW,扭矩可达175Nm,刀库最多90刀位。副主轴有四种选择,单虎钳(P型)、多虎钳和夹具组合(RPM型)、立卧转换背主轴结构(R型)、背主轴+虎钳或顶尖结构(RP型)。除了铣削和车削之外,无需更换设置或夹具,还能轻松实现磨削、抛光、车齿、滚齿和钻石刀镜面加工等加工。是医疗器械、骨科植入物、奢侈品、航空航天燃油喷油嘴、微细机械等高精度、高价值复杂零件的理想加工设施。北京北一机床的XHA24-MTR25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最大车削直径2500mm,工作台承重15t,可快速、精准地抓取车削头、伸长铣头、机械摆角铣头等多种附件头。一次装卡可实现车、铣、镗、钻、铰、攻丝等多工序加工,完成航空发动机机匣、船舶燃气轮机机匣等形状复杂大型零件的内外回转面、内腔等部位的高精度加工。大隈的MU-8000V-L五轴立式加工中心,集成了车削功能,一次装夹可实现高精度的铣削和车削加工。高效加工能力令人惊叹,S45C材质下的面铣加工能力504cm/min,立铣加工能力672cm/min,车削加工能力3mm。复合加工机床结构及形式多样,除常见以满足结构较为复杂零件的高效高精度加工为最大的目的铣车复合和车铣复合外,以提高加工效率、提高加工精度以及使用户得到满足特定需求的很多类型的复合机床也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如车磨/铣磨复合,增材/减材复合,激光加工与切削加工,超声加工与切削加工等复合加工机床也是累见不鲜。埃马克的VLC200GT车磨复合加工中心,集成了磨削、硬车工艺,能够在一次装夹中完成热处理后高精度硬加工,最大限度地缩短整体加工时间,主要使用在于汽车传动齿轮等盘类件的高精度加工。玻璃、陶瓷、硬质合金等硬脆材料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用传统的工艺方法很难加工。然而,在传统的切削加工件技术上加上高频振动,也就是把超声技术和切削技术相结合,能显著地提高加工效果。汇专科技近年来专注于绿色超声技术解决方案的研发,以其超声加工、超临界CO2低温冷却、微量润滑、整体PCD刀具四大核心技术为基础,研发出系列超声绿色加工机床。本次展出的多台超声绿色加工中心,大范围的应用于高温金属、钛合金、陶瓷、单晶硅等难加工材料的加工。其中MVC1250-5AXIS超声绿色立式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搭载了超声加工技术、超临界CO2低温冷却技术和微量润滑冷却技术,加工高温合金整体叶盘,叶片的表面粗糙度值减小56%;UEM-600超声雕铣加工中心搭配超声辅助加工技术及整体PCD微钻,加工单晶硅可连续加工2000个以上0.45×24.75mm的超深微孔,入口处目视无崩缺,孔线mm;孔壁粗糙度从Sa6.54m降低至0.013m。江苏集萃华科的CV500+JUS五轴超声波复合加工中心,集成了超声波加工技术,在主轴旋转时,刀具端同时产生轴向20kHz的高频振动,能减低刀具加工时的切削力,延长刀具寿命,特别适合于难加工金属、复合材料以及非金属硬脆材料的高效加工。格里森的Genesis280HCD滚齿倒棱机床,是专为干式滚齿和倒角加工而设计的滚齿倒棱复合加工机床。直驱滚动主轴转速可达6000r/min,集成了倒角切削单元,可在齿轮滚齿的同时进行倒角加工模数5mm以下的齿轮。还可依据需求,选配双工位或四工位环形上料装,实现单机自动化。浙江陀曼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Y3125CNC13滚棱复合机,实现上下料工位、待料工位、滚齿工位和滚棱工位的连续转换。滚棱工位刀架允许大角度翻转,方便滚棱刀的更换,同时能根据需要采用多种滚棱工艺对工件上下端面进行倒角。采用四工位上下料机械手,实现少人化与无人化加工,提高机床的加工效率。复合加工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淋漓尽致地体现在本届展会的展品上,这类高技术的复合加工机床,不再是全球知名机床企业的专美,境内外一些新锐企业也将在本届展会上展示各自的复合加工机床。本届展会,WFL、DMGMORI、马扎克、大隈、INDEX、中国通用技术、秦川机床、大连科德、齐重数控、富信国际、北京博鲁斯潘、汇专科技、甘肃星火智能、南通国盛、南阳煜众、上海诺倬力等机床企业都将有复合加工机床展出。二、数字创新提升竞争力数字化技术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生产力和效率、减少故障率,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是近10多年来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数字化技术涵盖了现代制造企业的整个流程链,从产品规划、产品设计、生产实施、生产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等。世界知名的软件开发公司、机床制造企业将携各自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亮相展会,从功能强大的CAD/CAM软件、企业管理软件,到集成的生产计划、生产管理和工具管理系统以及数字双胞胎仿真等,为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持。Openmind的CAD/CAM集成化软件HyperMILL,是一款专业的五轴联动加工解决方案,以其高效的算法和精细的加工策略受到高端制造业的青睐,在航空航天以及高精度五轴加工领域享有盛誉。HyperMILL提供2.5轴到标准5轴的全系列可选模块,具有自动干涉检查、独立五轴联动、动态变化刀轴等功能,编程功能简单易用,能够轻松地完成五轴加工的编程,可靠而高效地制造航空叶轮、叶片、结构件等要求严苛的零件,并使所有曲面都具有完美的质量。CGTech的专业切削仿真软件Vericut,是当前全球数控加工程序验证、机床模拟、程序优化软件领域的领军者。它能够精确模拟仿真数控铣床、数控车床、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并联机床、线切割、电火花等机床的NC程序,具有先进的碰撞检测功能,可以检测和避免机床、工件、刀具之间的碰撞。此外,Vericut还可以进行加工过程的优化和切削力分析。华中数控的iNC-Cloud大数据平台,针对多类工业设备接入、多源工业数据融合、海量工业数据管理、多种工业应用集成等需求,以工业大数据为核心,以“多源感知”、“存储分析”、“标识溯源”、“信息安全”四大体系为支撑,提供柔性产线、数字车间、智能工厂等全方位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业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其IntePlant产线仿真与虚拟调试平台,支持以工艺(工序、工位、产线、工厂)直接驱动仿真环境的搭建并进行仿真验证工作,为产线设计、实施、运行提供全过程解决方案。产线设计阶段,对产线布局结构、工艺流程、生产节拍、加工效率等进行仿真与验证;产线实施阶段,与产线PLC联合虚拟调试,可视化验证PLC运行逻辑,确保产线控制逻辑准确无误;产线运行阶段,虚实同步运行,产线状态监控,确保产线有序运行。精雕的数字化制造软件平台JDSoftSurfmill10.0,集成了CAD/CAPP/CAM功能,确保制造信息能够制造链中精确传递,为用户构建完善的数字化制造工程服务,如零件设计、工艺规划、夹具开发、加工工艺编程、切削仿真和优化等。亚威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可以为企业提供云端设备监控、设备分析、维保管理等服务;设备管理EMC系统,专门与亚威的机床设备配套,帮助企业快速了解机床的运行状态,可以实现远程运维指导、加工产量统计、下发NC加工程序等功能。钣金MES软件,集成ERP、MES及CAD/CAM的优势功能,为钣金行业企业提供一站式数字化制造解决方案;威智造,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轻量化数字解决方案,涵盖供应链管理、制造管理、设备管理、能耗与环安管理等模块,具有简单,快捷,高效等特点。格劳博的Grob-NET4Industry的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9个模块化的应用程序,实现生产规划、监控和分析、生产过程的可视化,以及有计划性的维修和保养,支持用户的生产流程网络化数字化,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济南奥普瑞思的汽车零部件加工自动化案例,展示了为客户规划的无人工厂的整体解决方案。无人工厂被分为加工、装配、物流、仓储、控制中心五个区域。控制中心通过MES软件、数据云下发生产订单等指令,收集并可视化加工设备状态、装配进度、物流运输AGV小车状态、库存等信息,为企业生产管理、人力资源、财务核算提供作为管理层决策依据的可视化数据。大隈的数字化工厂(OKUMASmartFactory)由SmartManufacturing(智能化制造)和SmartMachines(智能机床)构成,通过ConnectPlan工厂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可视化。大隈的数字化工厂充分融合了其最新的IT技术、自动化系统和长期培养积累的熟练技能,实现了高附加价值产品的高效率生产,通过灵活应用IoT技术,可满足小批量生产也能保证批量生产的生产效率,实现大规模定制,灵活应对市场需求变动。大隈基于其数字化工厂技术,建设了3个DreamSite示范工厂。第3家示范工厂DS3继承了大隈总部工厂的DS1和DS2的理念,通过机器人和FMS,自动清洁、切屑收集和切削液供应系统,提升自动化效率,在节省人工的同时,可实现7×24h连续无人操作。通过IoT技术,实现加工设备及机器人工作的可视化,通过运作分析提高生产效率。三、少人无人制造新时代为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支持少人化或无人化生产的自动化技术日益成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驱动力之一,不仅带来了效率提升、成本降低和品质保障,更重要的是改变我们的思维方法、生产方式和工作模式。CIMT2025自动化技术展区,汇聚了来自全球的自动化技术和设备供应商,包括专门从事机器人、协作机器人(cobot)、运动控制、数据管理和自动化集成的公司。此外,本届展会中的展品将展示切削加工、成形加工、增材制造、视觉系统、计量、工具、工夹具、齿轮加工、零件处理和清洁以及制造技术的自动化解决方案。雄克展示的工件及托盘混合自动化方案雄克R-C2自动化虎钳系统,整合了抓取和夹持两种功能,具备托盘自动化和机器人上下料两种工艺的优势,简化了机床自动化上下料的流程。在机床内,R-C2如同托盘,定心虎钳被机器人送入机床并松开;装件时,R-C2如同机械手,模块中定心虎钳作为一个可控的伺服机械手。只要启动自动化流程,工件的抓取、夹持和六面加工均可一次完成。对于新的工件,R-C2无需重新设置需求,伺服驱动会自动重新定位工件。除了R-C2自动化虎钳系统,雄克还将展示多种自动化系统经典产品和新产品,如EZU三指电动机械手、NSE3-PH138IOL电动零点快换模块等新产品。库卡的KMP1500i自主移动机器人,基于库卡导航解决方案(KUKANavigationSolution),融合激光SLAM(同时定位和构图)、二维码导航与视觉SLAM导航的重载潜伏顶升式移动机器人,额定负载1500kg,搭载前后3D相机,可智能绕障,模块化设计与丰富的接口可以快速实现客制化,提高生产线的柔性、效率、安全性及智能化,适用于汽车、电子、食品等一般工业重型物料搬运。珠海广浩捷的快换基准板系统,具有高精度定位、快速换装、结构紧凑、耐用、易维护等特点,确保每次更换工装都能实现高精度的定位,只需要简单的操作即可实现工装的快速锁紧和释放,减少换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武创智达的智眼系列桁架机器人,将机器人控制系统和视觉系统进行融合,通过机械手夹持住加工件,再对机械手夹持加工件进行视觉标定,即可完成机器人系统对夹持对象的标定。加工件无需按照特定的姿态插入仿形槽,备料方便快捷。加工件换型时只需更换或调整机械手夹爪,并对换型加工件进行视觉标定和抓取测试即可,能有效缩短产品换型的准备时间。江苏集萃华科的机器人叶片自动化磨抛工作站RBP-X-200/500,专为航空发动机叶片等复杂曲面零件打磨和抛光设计的高度自动化、智能化装备,支持叶片自适应闭环检测与全特征磨抛,力控砂带磨抛工位和力控砂轮磨抛工位可数字化控制相关参数,提高叶片磨抛产能、精度和一致性。系统核心组成部分包括六轴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以及视觉监测系统。其中视觉监测系统是工作站的一大亮点,通过高精度线扫相机和其他传感器,对叶片表面进行详细的扫描和分析,获取工件的实际尺寸和形状信息。基于这些测量数据,系统可以自动规划最优的打磨和抛光路径,从而保证每个叶片都能得到精确而均匀的处理。力鼎智能装备的LDS800托盘转运系统,针对复杂结构件加工的机床托盘上下料,配备了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能有效组织和管理物料,通过优化物料传输和存储,灵活应对生产任务和产品的变化,减少重新设置的时间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该系统还可以实时监控生产数据,提供分析报告,为生产过程的优化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西安汉沣智能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管控系统(汉沣PCS),具有生产过程控制、生产资源管理和生产决策分析的功能,通过控制生产线线内的全部硬件资源和管理生产线内的全部数字资源,实现柔性生产。深圳华成工业控制的多关节机器人控制系统GC-R6,最多可控制8个运动轴,支持直线插补、圆弧插补、路径平滑,具有高性能连续轨迹前瞻控制和速度曲线规划,支持Ethernet、RS485和CAN等多种通信接口,以便和外部编码器建立通信,实现视觉跟随、位置闭环控制等数据交互。深圳华成同时还将展出水平多关节机器人控制系统、线性机器人控制系统等。GF解决方案的托盘库WorkPartner1+采用模块化设计,配置灵活,解决了托盘库占地面积小与料库容量大的矛盾,而且可随时根据需要添加第二甚至更多的料库。WorkPartner1+托盘库适应性广,可以和铣削加工中心,电火花成形机床、线切割机床、激光加工机床和磨床一对一适配,也可以一对二适配。托盘库内集成了机械手和工作台夹头,能够同时自动上下工件和电极,最大举升和搬运总重量80kg。上海交大智邦的协作机器人复合换刀AGV,集成了移动平台技术和协作机械人技术,能够自主定位、自主移动,智能避障,可实现无人化刀具自动更换;自动快换手爪,应对不同刀柄形式的刀具更换。刀具信息对刀仪自动获取,机床刀库数控系统自动写入。其自动刀具装备及检测单元,包括自动化机械手、自动对刀仪和热装仪一体机、自动化控制系统等,配备了刀具寿命管理和刀具统计分析模块,能够实现机器人自动上下料刀具刀柄,自动上下料刃具、自动装刀、自动冷却刀柄、自动对刀、自动清洁刀柄、自动下料至刀具托盘等一系列自动化、智能化操作。宁夏巨能的柔性直线,基于RGV搬运机床托盘或零点夹具托盘的搬运系统,采用更换托盘的方式实现换产,通过柔性制造软件完成柔性加工的产品。适用于使用APC交换工作台的卧式或立式加工中心。柔性控制系统融入了AI技术,具有全流程追溯,实时预警,权限管理等智能功能。格劳博的PSS-R450圆形托盘库,与其五轴联动通用加工中心G350搭配展出,作为一个灵活的加工单元,为用户实现自动化、高效生产提供了切入点。格劳博持续为各行各业的用户提供完善服务,量身定制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展现了其确保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的愿望。格劳博可根据用户生产需求,为用户量身定制多种托盘库,包括PSS-R圆形托盘库、PSS-L线形托盘库、PSS-T塔形托盘库。济南森永展出的北村Mycenter-HX250iG卧式加工中心,搭配一个10工位的多托盘自动化单元,机床定位精度2m,重复定位精度1m,适合于小型精密零件、液压滑块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江苏亚威数控板料冲割折边自动化生产线,主要由数控冲割复合机、数控板料折边机、机器人组成,用于钣金件柔性全智能加工,可实现自动上料、冲压、激光切割、攻丝(选配)、成形、机器人分拣下料、自动收集废料、机器人自动翻面上料、折边加工、机器人智能码垛等功能。生产线通过上位终端智能管理,编程及任务自动下发。自动化测量不仅仅是测量对象形貌参数的自动测量,还意味着管理员和机器操作员之间的互动、直观的订单管理、高精度测量,以及与现有生产系统的通信和联网,包括与ERP和QM系统的连接。奥地利Alicona协作机器人测量系统,基于协作式6轴机械手和光学3D测量传感器IFSensorR25,实现尺寸、位置、形状和粗糙度的高分辨率、可追溯和可重复的自动化测量。测量报告可以送入质量管理系统(QM)和ERP系统,还可反馈到生产过程。当测量传感器检测到有问题的部件时,测量信息自动输入生产过程,生产会自动纠正。波龙诺孚特(Blum-Novotest)的FormControlX测量及自动化软件,适用于加工中心,结合Blum工件测头在单件和批量生产中对工件进行自动质量控制。它通过FormControlX创建测量程序,并根据加工之间和加工后的控制测量,基于记录测量值进行统计过程控制,并在原始装夹装置中进行返工,来实现加工过程可靠的自动化控制,优化成品质量和制造成本。先临三维的RobotScan机器人智能3D检测系统,可进行全自动、标准化三维扫描,快速获取工件的三维数据,并进行实时在线检测,输出检测报告。可根据实际检测场景进行定制化开发,适用工厂批量化3D尺寸检测。DMGMORI、马扎克、沙迪克、杭州蕙勒、西安笑宽、毕孚自动化、南京埃斯顿、上海微茗、安徽力成、宁波伟立、宁夏巨能、奔腾激光、苏州新火花、北京航锐维斯等众多展商都有自动化相关技术和设备展出。四、精准定制开辟新市场机床是为制造业提供加工技术的设备。制造业各个行业的工件所用材料不同,工件的几何精度、加工面表面质量要求相差巨大,有的需要高切削效率,有的需要高加工精度,有的需要高表面质量;有的材料硬而脆,有的材料韧而黏等等,因此对于制造技术的要求也存在巨大的差异。通用型机床难以全方位满足用户行业的需求,机床企业围绕汽车、航空航天、模具、半导体、生命科学、精密仪器等行业的用户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解决方案,帮助用户解决制造中所面对各种挑战。格劳博从传统汽车动力系统制造设备提供商转型成为为电驱动汽车生产设备供应商,能够为电驱动汽车的驱动电机、电池组的大规模生产提供解决方案。格劳博掌握了各种电驱动产品的所有绕组和装配技术。其发卡式电机定子绕组技术已经成为国际标准。格劳博还在近年来开发了在单台折弯机上生产定子完整发卡的方法。格劳博的模块化、可拓展的从单个电芯到复杂电池包的柔性生产装配系统,可以为整个电池生产流程提供解决方案。雄克的新能源汽车三电领域自动化解决方案,包括各类电池搬运的专用产品组合,从方形、圆柱到软包电芯,从单个电池到大尺寸电池模组和电池包等。如新产品永磁体机械手RCG,专为大圆柱电池开发,通过压缩空气驱动,用于搬运直径为46mm的圆柱电芯,多个RCG可组合成一个抓取装置。在新能源车领域,雄克可提供包括电机生产和装配应用、电池系统搬运和装配应用、电控系统的电路板分板工艺在内的,多种标准产品组合和定制化行业解决方案。雄克的生命科学领域解决方案,主要包括机械手、旋转模块、线性模块以及传感器组件和机器人附件,能满足生物技术、医疗技术和制药行业对质量和可靠性、洁净度的严格要求。针对电驱动汽车大型一体化铝合金压铸零件加工和紧固件装配,济南二机床的由高速双龙门五轴加工中心和一套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物流系统组成的整体解决方案,具有视觉对中、视觉检查、质量追溯等功能,适用于电动汽车前机舱、后底板及电池壳等大型以图画铝合金压铸零件的高速、高效加工。马扎克的FF-1250HL卧式加工中心,是针对新能源汽车一体式压铸大型零件加工而开发的新机型,最大可承载工件1600mm×1100mm,650kg,适用于中、大型零件的多面加工,具有专门用于工艺集成的机械结构,有助于在加工大型铝工件时缩短生产周期并提高生产率。配置A、B轴摇篮工作台,工件姿势可以自由改变,无需改变装夹就可连续进行多面加工,配置HSK-100铝工件重切削主轴,兼容大直径面铣刀和异形大直径/重型刀具。汇专科技的超声高效加工解决方案,将其超声绿色机床、超声气钻、超声切割刀具、超硬刀具等创新产品灵活组合应用,能够针对不同材质的复合材料加工需求提供专业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够大幅降低切削力、减少工件毛刺、提升表面质量。其MBR6030C-5Axis超声复材切割龙门五轴联动加工中心,配置自主研发智能化双超声系统,超声切割系统及超声铣削系统,可融合超声、超临界二氧化碳、低温冷风三种技术,超声切割铣削最高转速达24000r/min。一机兼顾蜂窝材料、碳纤维预制体、碳纤维复合材料等多种航空航天材料的高效高质加工。航空航天、汽车、化工等领域对于微小孔结构的加工有大量需求,典型零件包括发动机燃油喷嘴、涡轮叶片冷却孔、陀螺仪上的微孔、化纤喷丝板上的异形孔等。尤其是航空航天领域对于零件的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有严格要求,材料多为高温合金等难加工材料。对于这类加工需求,西安中科微精MicroDrill40P超快激光双工位并行微孔加工设备,采用多路分光高响应精准控制技术,实现高功率飞秒激光光源的两路分束传输、调整与动态控制,配备多功能高速扫描模块,实现了曲面零件复杂微结构(圆孔、倒锥孔、簸箕孔等直圆孔或异形孔)的高品质制孔。南京中科煜宸RJ305水导激光加工设备,将激光与“细如头发”的水射流相结合,通过光在水射流中的全反射效应,以类似于传统光纤的方式在水射流内精确传导激光。实现大长径比微孔加工,获得高质量、高精度的微孔。针对航空发动机整体叶盘、机匣、叶片、结构件等领域难加工材料零件,赛因刀具的中心内冷却波纹立铣刀具有非线%以上切削力波动,振动加速度值控制在2g以下,使得加工机匣壳体类航空薄壁结构件零件的变形量控制在0.05mm以内。波纹立铣刀的非线性切削特性,能够提升切屑断裂频率,切屑长度控制在5mm以下,成倍提高排屑速度,使得加工整体叶盘通道时,断屑不良率从17%降低到2%。应用中心内冷波纹立铣刀加工航空发动机难加工材料零件,材料去除率可提升70%,刀具寿命延长3倍,加工节拍缩短35%。对于航空航天、光学器件、半导体、精密模具等领域一些高精度、高表面质量要求零件的加工,北京海普瑞森的超精密单点金刚石车床,加工工件口径250mm,表面粗糙度Ra<2nm,面形精度PV<0.2m,可加工平面、球面、锥面、非球面、离轴面、自由曲面、衍射面、模仁D-CUT等。可加工材料包括铜、铝、单晶锗、硒化锌、单晶硅、硫系玻璃、氟化物、树脂、人工晶状体、PMMA(有机玻璃)等。其CGK-400V超精密数控光学定心车床,用于镜片光学轴线与镜座几何轴线偏差的自动检测和加工修正。一次装夹,可实现光学轴线自动定心及上、下端面,外圆的同时加工,镜片顶端至镜座端面高度误差<2m,镜片光学轴线m,镜片光学轴线与镜座轴线,镜座圆度、圆柱度2m。配合相应耦合透镜后,可测量任意曲率半径的镜片。可加工镜座材料包括不锈钢、钛合金、铝合金、铜合金等。无锡市锡山区半导体先进制造创新中心的光学非球面超精密复合加工机床UPN150G5,是针对光学器件加工专门研制的超精密加工机床,整合了磨削、车削以及在机测量功能,一次装夹可实现纳米级光学磨削、车削及在机纳米测量和反馈补偿,磨削加工口径最大150mm,车削加工工件表面粗糙度Ra1nm,面形精度PV值0.1m;磨削加工工件表面粗糙度Ra5nm,面形精度PV值0.15m。浙江博谷精密的MIXTECHT42MYT超精密车削中心,最大回转直径685mm,最大车削直径240mm,最大车削长度350mm,适用于有色金属、不锈钢、合金钢、钛合金等材料的精密复杂形状零件的高精度加工,加工圆度<1m,表面粗糙度Ra<0.4m。牧野的V33i立式加工中心以其高速加工性能、高精度以及长期精度保持性成为高精度模具硬铣加工的最终方案。首次在中国展出的V300立式加工中心是V33i的改进型,在保持原机型长期稳定的加工精度和高表面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对可靠性、生产率、自动化的支持,并降低能耗,提升机床的性能。升级后的几何智能控制技术SGI.6(SuperGeometricIntelligenceFunction)能够更细致地处理复杂三维模型中微小的程序段,提高加工运行速度的同时,保证更高的加工精度。选配安装eStabilizer(稳定器),能够自动抑制环境温度变化而导致的机床变形,使得设备在通常环境温度下保证高精度加工,并提升加工精度稳定性。与V33i相比,V300的三轴行程不变,最大工件尺寸在宽度上增加了50mm。V300将成为中小型精密模具的新选择。首次在中国展出的V900立式加工中心,其Y轴行程1300mm,比原有机型V99L增加了30%,工件深度可达1500mm,比原机型增加了500mm,能满足大型和复杂模具机零件的加工需求,如汽车零部件模具。爱佩仪(API)的9D激光雷达采用了光频域干涉测量技术,可实现非接触测量,测量精度、测量效率高,可快速收集并提供工件尺寸及表面几何数据,集成在生产线中、或进行近线安装,在提高检测质量的同时,大幅提升检测效率,为高效自动化精密测量提供解决方案。测量数据与其MeasurePro测量软件结合,实现生产过程监控、分析,为生产流程的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提供数据支撑。满足各个工业领域不同加工和测量需求的解决方案不胜枚举,遍及整个展场,等待您的发现。如浙江畅尔用于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压气盘、涡轮盘的榫槽加工的数控高速拉床;威力铭-马科黛尔公司的508MT2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宝美的Bumotec191neo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用于珠宝、钟表、医疗、航空航天等行业精密小型复杂零件尖端加工需求的解决方案;浙江固本GC-400HV龙门复合半导体专用磨床专用于碳化硅外圆和Notch缺口磨削加工;针对小型精密复杂零件大批量生产的解决方案,有米克朗的MultistarCX-24、MultistarLX-24,朗快智能的多主轴多工位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河北力准的LH006807多主轴多工位水车式组合机床,台湾凯泓的8工位9轴CNC水车加工机,Index的MS22-8多轴数控多功能机床;马扎克的FSW-460V将摩擦搅拌焊和加工功能集合在一台机床,能够准确的通过不同的产业和工件加工需求,为客户提供理想的适合批量生产的FSW综合解决方案。五、绿色发展树立新标杆机床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半导体、能源、交通、工程机械、模具等领域,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大量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机床产品的绿色转型面对的挑战包括减少能耗与排放、减少废弃物以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优化机床结构设计、高效的能源管理、先进切削技术、能源回收以及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等绿色制造技术和策略成为了机床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智能化控制,实时监测和调整机床的能源使用情况,最大化能源利用效率。大隈的MA-600HⅢ卧式加工中心,应用了Thermo-FriendlyConcept(热亲和)智能技术,能够减少因室温变化和加工热量而引起的加工尺寸变化,无需采取例如恒温车间之类的特别措施,在普通的工厂环境下,即可实现高精度的加工;也不需要长时间的热机,无需机身冷却装置或过度的空调控制,即可保证长时间加工的尺寸稳定性,降低能耗。配置“免清洗水箱”,去除会影响加工的切屑液杂质(油泥),减少清洗水箱的次数,延长切屑液的使用寿命,减少废弃物排放。DMGMORI一直致力于提升机床的能源效率,如采用LED灯、高效冷却器等节能部件,结合制动能回收、自适应进给控制、高级能源监控等13项创新措施和功能,能显著降低机床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够实现30%以上的节能。其NLX25002ndG使用了400V工作电压,配置无油泥水箱和易于维护的零油雾收集系统,能够降低机床16%的能耗,减少12%的压缩空气和50%冷却液的用量,延长冷却液的使用寿命,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马扎克通过改进机床性能来提高生产效率、优化整机功耗、节省外围设备的能源等措施来降低机床产品的能耗。新推出的NEO系列绿色环保机床,保持了原有机型的高生产效率和高精度加工性能,显著降低了机床功耗,以减少CO2的排放。其VARIAXISi-600NEO立式五轴加工中心,通过一次装夹,实现完整加工,减少装夹辅助时间,利用高速加工、复合加工等先进加工技术,大幅减少加工时间。搭载的MazatrolSmoothAI控制系统,能够智能地控制机内照明和CNC背光;在检测到操作人员接近后,机内照明自动点亮;加工结束后,排屑器自动停止运行减少功耗;使用润滑脂对主轴、滚柱导轨、滚珠丝杠进行润滑,大幅减少润滑油的消耗。采用蓄能器的液压单元、变频式冷水机组、去油泥节能冷却系统,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Index的机床产品在开发和进行技术改进时,就将能效作为核心要求,通过降低机床组件的重量、所有驱动装置配备电能回馈装置、智能控制周边设备的运行等措施,提高机床产品的能源利用效率并降低能耗。采用变频技术可以根据负载调整电机转速,降低能源消耗;在工艺流程中对金属切屑和冷却液进行再生利用,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恩斯克(NSK)的MT-Frix低摩擦滚珠丝杠,降低摩擦,减少发热。同等刚性下,动摩擦力矩最高降低50%,发热最高降低40%。海德汉的绝对式封闭直线系列,本着“降低用户使用成本TCO”的理念,采用新的光学扫描系统,光栅尺上的光束始终能聚焦在标准位置,扫描质量不受液体或水珠污染的影响,提高了光栅尺的抗污染特性。不再需要安装附加的空气过滤器,能大幅减低使用成本。格兰富水泵的高压螺杆泵,结构紧凑,使用寿命更长,是为中国市场打造的高效节能产品,适用于为机床泵送冷却润滑剂、冷凝液转移及类似应用。配备内置变频控制的高效E-电机,电机转速可连续可变控制,能够减少冷却润剂的热输入,减少能耗。邦德激光M系列激光切割机,可实现零尾料,双工序并行加工,切割+下料、切割+上料两大工序并行开展、循环往复,缩短管材加工时间,大幅提升综合加工效率,减少废料产生,提高材料利用率。三河同飞的变频水冷却机,采用变频压缩机,可实现其转速在一定范围内连续调节,改变输出能量;采用新冷媒R410A,不破坏臭氧层,工作压力为普通R22制冷剂的1.6倍左右,制冷效率高;与普通水冷却机相比耗电量可节约10%-20%。上海朗畏液压的LW-ZJ-05节能液压系统,能够长时间保持30MPa的高压,电机只需要间歇性工作,比普通的液压系统节电90%以上。其永磁变频液压站,采用变频控制技术,比普通液压站节电65%以上。秦川机床YK8030车齿机、重庆机床YD8060重型数控车齿机、南京二机的Y8130CNC型数控车齿机、宜昌长机的YK3620数控卧式滚齿机,采用干式切削,不需要使用冷却液,减少了环境污染;另外车齿机采用展成加工方法,加工效率比插齿工艺提高4-5倍。增材制造能够减少机加工,提高材料利用率,显著减少产品的重量以及所需材料,减少浪费,降低CO2的排放。宁波海天增材科技的金属3D打印机C650M,采用选择性激光熔化(SLM)增材制造工艺,使用8路激光,可打印650mm×650mm×880mm的模具钢、不锈钢、铝合金、高温合金、钛合金等金属材质零件。使用C650M生产制造航空发动机燃烧室,能够实现传统的铸造和机加工工艺难以制造的复杂冷却通道,优化空气流动和散热性能,减少焊接和装配工艺,缩短开发周期,减少材料浪费,降低生产成本。中科煜宸的LDM16RD送粉式激光增材制造设备,采用了定向能量沉积增材制造工艺,针对航空发动机叶片的修复而开发的激光精密修复设备。该设备采用小型高柔性机器人与高精度双轴变位机联动结构,环形送粉或光内送粉精细熔覆头,相机快速定位,RC-Argus智能运维系统,由机器人完成送粉,实现叶片自动化修复。西安铂力特的3D打印机BLT-S400,采用SLM增材制造工艺,是针对批量化增材制造开发的双激光头双向铺粉设备,适用于最大成形尺寸400mm×250mm×400mm的钛合金、钴铬合金、高温合金、铝合金、不锈钢、高强钢、模具钢等材质金属零件。来源: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市场部(执笔符祚钢)
为推动工业母机行业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别和地区的国际贸易、对外投资与项目合作,2025年3月4日上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于第十届CMES上海国际机床展期间,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成功举办了“一带一路”工业母机国际产业论坛。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秘书长宋晓刚、俄罗斯工贸集团董事长安德烈、俄罗斯国立工业技术大学校长谢列别亮、马来西亚驻上海总领事馆投资处投资领事詹盛福、投资副领事傅毓筠、投资官员万德伟、中国马来西亚商会上海办事处秘书长黄田杰、亚洲国际贸易投资商会名誉主席查唛潘、名誉主席吴志毅、中国墨西哥商会执行副主席维克多、上海阿根廷总商会主席艾伟平、越南外国投资企业协会会长阮勋、外事部主任潘氏芳、越南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黎奇楠、越南自动化协会副会长杨原平等多位外国嘉宾,以及来自国内外机床行业的企业代表400余人出席本次论坛活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秘书长宋晓刚致辞宋晓刚秘书长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及中国机械工业的整体发展情况,他表示“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深入推进,为机械行业企业加强对外贸易与合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作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充分整合国内外各方资源,本次活动特邀了企业重点关注的国别政府和行业组织领导,为行业企业搭建广阔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助力企业把握海外市场机遇,共同应对挑战。近年来,中国机械工业展现了强劲的发展活力,进出口总额持续增长。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为工业母机的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企业应积极主动地深入研究和利用好“一带一路”各国及RCEP地区在投资、贸易等领域的对外开放和金融支持政策等,加快实现国际化可持续发展。各国嘉宾主题分享外国嘉宾在主题分享过程中对此次论坛活动给予高度认可和评价,表示将加强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合作,共建平台,推动国际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中国机械制造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创造更加宽松、公平的环境,提供优质的市场信息和精准的项目对接服务。俄罗斯工贸集团董事长安德烈认为,中俄机械制造合作可从多维度推进,可通过双边贸易、技术合作、合资建厂等形势,共同开发俄罗斯市场。俄罗斯工贸集团将帮助中国企业加强在俄品牌本土化建设,拓展销售渠道。马来西亚驻上海总领事馆投资处投资领事詹盛福介绍了马来西亚机械制造未来发展规划和优惠政策等,指出马来西亚作为202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将为中国企业赴马发展提供更多便利和支持。亚洲国际贸易投资商会名誉主席查唛潘分析了泰国和东盟工业经济发展形势,认为中国企业赴泰国发展能加强与东盟乃至全球市场的贸易往来,打造互利共赢发展局面。中国墨西哥商会执行副主席维克多指出墨西哥近年来成为中国企业开拓北美市场的热门区域,分享了中国企业赴墨西哥发展的成功案例和经验,欢迎更多中国企业在墨西哥投资兴业。上海阿根廷总商会主席艾伟平介绍了阿根廷经济发展形势和进出口关税、外汇、人才等情况,对企业开拓拉美市场提出了合作建议。越南外国投资企业协会外事部主任潘氏芳介绍了越南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现状和中国企业赴越南建立产业链供应链情况及越南投资优势,将为中国企业做好服务。俄罗斯国立工业技术大学校长谢列别亮介绍了该高校在机床制造、数字工程领域的领先技术,希望与中国企业加强机械工业领域的产学研用项目合作。会议期间,各国嘉宾与参会企业代表在热烈友好的氛围中展开了深入的互动交流,为实现各方互利共赢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次论坛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国际合作部、机经网工作部联合承办。(国际合作部)
2025年3月3日-3月6日,第10届CMES上海国际机床展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虹桥)隆重举办,国内外知名品牌机床年度成果线下首发,展出了包括金属切削机床、钣金及冲压设备、激光加工设施、连接与激光焊接工艺、磨削工具、核心功能部件、检测设备等机床全产业链装备,全方位展示了工业母机行业的前沿技术与创新应用,同期还举办了上海国际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展。3月4日,协会组织会员单位60余人赴国家会展中心,参观工业领域开年首展,深入了解机床行业全产业链的发展成果,引领开启制造业新一年的发展形势。展会期间协会理事单位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携重磅产品亮相,首秀包括超高功率激光切割机、双伺服油电混动折弯机、手持激光焊接机等先进设备。协会还与杉雄荟机械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瑞滢实业有限公司、上海楚仁机械有限公司、忠辉机械有限公司、邦德激光等参展企业进行了深入交流,听取最新加工设施的产品介绍,充分了解精密加工技术,探讨模具行业精密加工领域应用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参观团纷纷表示通过参观机床展会,见证了机床行业的繁荣与发展,深刻感受到了技术的不断创新与突破,相信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机床行业将不断推陈出新,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经销商分会组团参观TIMTOS 2025 共探行业新机遇
由中国台湾贸易中心及中国台湾机械工业同业公会共同主办的TIMTOS2025台北国际工具机展于3月3日至8日在台北南港展馆1、2馆及台北世贸1馆举办。3月3日,第30届台北国际工具机展(TIMTOS2025)在台北南港展览馆1、2馆及台北世界贸易中心1馆盛大开幕。中国机床工具工业经销商分会积极组织行业交流活动,此次组团20余人前往TIMTOS,深入了解全球机床工具行业的最新技术与发展趋势。中国台湾机床工具行业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和多年累积的经验与技术,在制造产业上成果斐然,其生产的精密机械大范围的应用于航天、汽车、医疗及3C等产业。展会聚焦AI与机器人、智能制造和绿色可持续发展三大关键领域。现场,诸多中国台湾展商带来的前沿技术和设备让人眼前一亮。
中国锻压协会“头脑风暴”专家娄树强先生著作捐赠仪式在中国锻压协会成功举办
2025年2月24日下午,中国锻压协会“头脑风暴”专家、吉林省儒学研究会副会长、吉林省品牌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兼首席企业指导专家娄树强先生拜访中国锻压协会,并将自己著作《企业困境哲学解析》书籍捐赠给中国锻压协会。中国锻压协会副理事长齐俊河先生接待娄树强先生拜访并共同参加书籍捐赠仪式,齐俊河先生代表受赠方中国锻压协会接受娄树强先生的捐赠,并在仪式上发表了讲话,对娄树强先生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并承诺充分利用好所赠书籍,通过全国锻造厂长会议、冲压厂长会议和钣金厂长会议推动锻压行业企业的现代化管理。该书已归档在中国锻压协会档案室,欢迎行业企业借阅交流。娄树强先生在一汽集团采购部工作39年,先后对三千多家汽车零部件公司进行评审和指导。《企业困境哲学解析》是娄树强先生通过将多年工作经历实践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名著《道德经》的理论研究相结合编写的现代企业管理书籍,该书作为“献礼二十大”作品于2022年9月在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主要精选出的81个企业管理典型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深入哲学剖析,在哲学层面系统的解答了我国当代企业家普遍遇到难题,通过运用传统哲学结合现代企业管理思想,指导众多汽车行业供应链相关企业摆脱困境,成功地实现企业管理理念的转型升级。
为助推中国制造产业升级,带动技术创新,扩宽制造公司发展之路,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举办的“IMTF2025第二届工业母机国际产业论坛”将在2025年3月3日-6日与“第十届CMES上海国际机床展”同期举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周一至周日 7:30-17:00